室内,一床一桌一柜,智航师父的卧室非常简单。室外,一只燕子从一棵杨树上飞到一棵柳树上,两朵红色鲜艳的天竺葵在窗玻璃的后面一动不动。
老和尚延续他不拘一格的风格,让来拜访自己的方自归和静怡在自己卧室里聊天,他说:“听好啊,佛法不是研究的,要脚踏实地去做!你们听了佛法这么微妙,探进头来瞧一瞧,但是你们不知道去做,怎么能够彻底懂呢?”
方自归喃喃道:“所以……一定要实修。”
老和尚道:“平时,天清气朗,心情舒畅,喝着茶,谈着无上佛法,那是娱乐,与了生死差得远了。”老和尚接着一声断喝,“必须实际做功夫!不然,都只能参加轮回!”
一直在参加轮回的方自归虎躯一震,心里一颤,却又紧接着产生一种很舒服的感觉。方自归有些自言自语地说:“我该怎么做呢?”
老和尚道:“先要皈依。”
方自归道:“皈依不重要吧。”
老和尚道:“谁给你说不重要?”
方自归道:“皈依是形式,形式不重要吧。”
老和尚道:“既然说‘不二法门’,不离世间法嘛。为什么?皈依以后有一个压缩,有一个自我的观照,收敛。”
方自归心想,既然师父这么说,看来,要重新考虑皈依的问题了。方自归正沉默,静怡问:“师父,我有一次打坐,我看到我自己在打坐。是不是着魔了?”
老和尚道:“没着魔,但是你要看住她。是不是她坐在你的对面?”
“是啊。”
老和尚问:“穿的衣服是你打坐时穿的衣服?”
“是。”
老和尚道:“你要看着,不动心。”
静怡道:“我马上醒过来了,两秒钟就反应过来了。我想起《金刚经》说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
老和尚道:“还好是《金刚经》给你应,你解决掉了。在座上你始终要知道,我是在座上。不管任何境界现前,只是了了觉知而已。”
方自归又觉得非常惊奇,问:“能达到这个境界,已经不容易了吧?”
老和尚道:“这只是一个‘镜’而已。中国人说‘静极思动’,你静极以后,还没有入虚嘞。”
静怡继续请教更细节的技术问题:“下次打坐,我要是又看见对面是自己怎么办?”
老和尚道:“就看着她,定睛看着,其他的境界不要管它。如如不动嘛。”
“如如不动”是这个意思,方自归只觉得好像听天书一般。
静怡道:“心里想什么,就会有相应的境。”
老和尚道:“都是你想出来的。你要知道一点,无量劫以来,你没有碰到过的,你没有思维过的,在梦中不会碰到,在定中你也不会见到。”
方自归突然想起小时候经常出现的那种“似曾相识”的感觉,赶紧问:“见到的,就是曾经经历过的?”
老和尚的回答不容置疑,斩钉截铁,“对!因为你从来没有死过。你只是换了一件衣服而已。”
此时方自归心情非常激动,心想,从来没有死过,这实在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……只是这件事,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没有证明过啊。
方自归问:“怎么证明我从来没死过?”
老和尚笑道:“已经告诉你啦,体解大道。”
静怡道:“要自己去亲证。”
老和尚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白开水,然后说:“现在的人,重‘理’不重‘事’。‘理’从何处来?是凭空想出来的吗?‘理’是由‘事相’而显发,那么‘事相’呢由‘理’来圆融。为什么?每一个众生的根性不同,根据自己的业力,展现不同的‘业相’。你只要发愿修行,如来在边上看着你,时时刻刻在加持你。为什么?把你规范,规范到无量劫以来你在修行什么,你的根器属于什么,在二十五个法门中你是哪一个法门。《楞严经》不是说过吗,二十五个菩萨的亲证圆通啊,帮你归纳,只要你肯修,踏进去以后,接到上一世修到的,接着修,你不是胜利了吗?用自己的东西,不是挺顺手啊!”
静怡笑道:“关键网络信号不好,没接通啊。”
方自归咧着嘴就笑了。
山里弥漫起来一层浅浅的雾气,小花园里原本白亮亮的光线减弱了,亮着一盏台灯的室内倒显得更亮堂起来。老和尚的光头闪着微光,散发着像小太阳似的台灯都遮掩不住的一种光芒。
方自归笑道:“我一打坐,就是在座上胡思乱想。是不是我该试试别的法门?比如念佛。”
老和尚道:“你打坐打不好,念佛就念得好吗?”
接下来老和尚讲了一个故事,方自归听着听着明白了,这个故事里的修行人,就好像一个浮躁的创业者,他每三个月换一个行业,因为他干着干着就觉得这一行不好做,就不停地换,然后每一行都做得不够深入,不够到位,然后他做什么都失败。
听完了故事,方自归道:“我以前想的是,万一打坐就是没感觉,就去念佛吧。现在明白了,这是两个看似不同的坑,但深度都是差不多的。”
静怡“扑哧”笑了,而老和尚正色道:“你打坐都没有好好用过功,怎么知道你适不适合?众生根器不同,修行方法可以不同。可是我看你啊,根器利得很,只是还没有用功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请大家收藏:(www.jinjiangwx.com)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晋江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