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不然呢?放米国?”
林凡笑道:“你知道的,我是华夏人,也融不入米国,现在米国互联网上骂我的人大把。”
安德鲁沉吟片刻,“这样也好,富豪的产业都是全球化的。
像比尔及梅林达·盖茨信托基金会,去年不是获得了华夏的QFII制度认证通过吗?成为了华夏……好像第15家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?”
林凡点头,微笑道:“你记得没错,比尔盖茨的家族基金的确在我们国家炒股,他是个聪明人,很多年前就在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。
不追求那些虚高的身价,而是真真正正的把家族资产分散到了全球数百家企业,渗透进入各行各业,我且称之为“有质量的资产”。”
比尔盖茨之所以对华夏亲善,除了微软在华夏有利可图之外,林凡觉得,盖茨基金会在华夏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也不少,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
这天底下,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。
安德鲁看向林凡,正色道:“说说基金吧,我对华夏的投资文化、商业法律都很陌生,你觉得我能为你做点什么?”
林凡淡淡一笑,“做投后服务吧。”
安德鲁还以为自己听错了,问了一句瓦特?
“华夏有些创业者对硅谷的模式,硅谷的一切都很感兴趣。”
林凡拍了拍安德鲁的肩膀,笑着说:“你学贯中西,对两国文化、经济都很熟悉,可以促进一下两国人民的文化、经济交流。”
安德鲁问道:“你是想让我把林氏资本投资的中、美两国企业纠集在一起,互相合作一下?”
“不止于此,能合作自然是最好,还可以搭建桥梁,助力在米国的华夏留学生回华夏创业,助力在华夏的米国留学生返美创业。”
安德鲁嗤笑一声,“你这后一句是认真的吗?”
林凡摊摊手,“至少形式上是这样的,人不争气,怪我咯?”
“不是!”
安德鲁摆摆手,“在美的华夏留学生人数是多少?而在华夏的米国留学生人数又是多少?
怕是差了一百倍都不止!
华夏是最优秀的学生到米国留学,米国留学华夏的学生,恰好反过来。
这成色,先天就不是很足嘛!
而且啊,米国有科技优势,互联网、科技很多模式、技术都最初诞生在米国。
说句难听的话,全世界的留学生,尤其是华夏,正在抄袭米国的互联网模式,偷学米国的技术。”
林凡点点头,不否认这个观点,因为这是事实。
见林凡点头,安德鲁又说:“对吧,所以你说助力米国留学华夏的学生返美创业,基本只能是说说而已了,不具备实际意义。”
“等着吧,等到哪天华夏互联网模式开始走上创新路线后,说不定就可以了。”
林凡笑了笑,不去跟安德鲁争辩,有些事,需要时间来检验。
“那不知道还要多久。”
安德鲁摇头失笑,“有生之年,怕是难以见到。”
“那你可得保重身体,不要真看到那天了,你人不在了。”
安德鲁笑了笑,“行吧,等着。”
“华夏、米国,我都打算各自建立一个创业孵化器,跟高校合作,招募学生,或者社会上的优秀创业者入驻。
咱们除了提供办公区域以外,还给提供法务、税务、人力招聘、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创业者都用得上的资源。
有优秀的项目脱颖而出,孵化器掌管的基金还可以投一笔种子轮、天使轮。
项目后续商业模式验证成功,数据飙升,林氏资本的VC、PE接着补枪。”
安德鲁“啧啧啧”的赞叹道,“你这是要吃干抹净啊,从鱼头吃到鱼尾,骨架子都要给人嚼来吃了。”
“哪有你说得那么夸张!”
林凡微笑摆手,“我这是未雨绸缪,提前发现好项目,一路追加投资到底,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,一个项目退出回报能顶人家几个。
不过,这样做开支也会非常大,我们必须要赚钱,才能长期维持。
对于创业者来说,也是好事,只需要管好产品、技术、运营,根本不用过多操心钱的事情。”
“你占股太多了,人家创业者还怕你踢他出局呢!”
林凡摇头失笑,“AB股也渐渐的流行起来了,我们只求财,不图谋公司控制权。
而且,我们也会和创业者友好沟通,达到他们能承受的最高持股比例后,就不再继续增持。”
安德鲁砸吧砸吧嘴巴,“创业孵化器不是什么新鲜事物,不过干这行的,十个有九个都是亏。
你知道,越是早期,风险越是大。
这种创业孵化器,甚至算是早期中的早期。
一个团队,一两个人,两三个人,风风火火的都跑来入驻了,除了内裤,他们什么都没有,甚至可能商业计划书都不会写。”
“所以才要让创业孵化器提供那些服务啊,给大家分享知识,培养能力。”
安德鲁摇头,“我是怕你到头来,竹篮打水一场空,什么都捞不着。”
“没关系,反正迟早都要做的事情,早做晚做,早亏晚亏都一样,亏着亏着,应该就赚钱了。
要是抓住个脸书这样的,十年的运营成本都够了!”
安德鲁“呵呵”直笑,“真敢想啊,脸书这种公司,是说能碰见就能碰见的?
当年要不是我火眼金睛,说不定就把你小子给放走了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我在四合院中的悠闲生活请大家收藏:(www.jinjiangwx.com)我在四合院中的悠闲生活晋江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