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园大门前,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被翠绿的树包裹着,伸向远方。远处那一丛高楼大厦在阳光下泛着蓝光,离这些高楼不远的地方,一片农田和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隐约可见。
会议室里,母司笑着说:“还记得吗?十年前我们在新加坡培训,在东海岸吃黑胡椒蟹的时候,连母还感叹汽车是天天可遇而一辈子不可求的东西,然后遭到了老卑的批判。”
方自归笑道:“现在看来,老卑是对的。”
“至少德弗勒苏州的第一批元老,现在都开车了。”
“除了我以外,第一批元老都去参加活动了吗?”
“莎莎也没来。除了你和莎莎,全部元老聚齐,一个个气色明显都不错。”
“哈哈,我们这一代,赶上红利了嘛。”
两人聊起的活动,是德弗勒苏州工厂建厂十周年庆典。方自归因为在欧洲出差,没参加这个活动。母司告诉方自归,此时的德弗勒苏州已经从租的厂房里搬出来,搬进了自建的不逊色于德弗勒新加坡的一个大工厂了,年销售额突破了一亿美金,算得上开发区里的重点企业了。
最近六年,中国乘用车市场年均增长30%,德弗勒的生意跟着水涨船高,特别是晚进来中国十几年的通用汽车,投产六年后一举成为中国轿车市场的产销量冠军,服务通用的德弗勒于是更加水涨车多。活动中母司跟着包括开发区领导的一队人参观生产车间,看着整整齐齐装备精良的一条条生产线,还是有些感概。但这次活动让母司最惊讶的,是已经在德弗勒转岗做人力资源的连母告诉母司,德弗勒现在的工人平均底薪和十年前一模一样。
“我们不是马上要招工人嘛,我就了解了一下他们操作工现在的薪资水平。万万没想到,他们现在还是每个月八百块。”
“十年前八百块不错,现在八百,那应该处于市场低位了。”
“是啊。我心想,那当初跟我们一起混的第一批操作工,岂不是都要跳槽了。结果她们基本上都还在,走到生产线上,好多人笑嘻嘻跟我打招呼。”
“她们怎么这么稳定?”
“公司规模扩大了很多,她们都升为线长啦品管啦什么的,还有些到办公室当文员了,她们这拨人的收入是增加的。但是新进来的操作工,统统还是八百块,因为就算这个价格一直不变,也很容易招到工人。”
“这样的话,他们工人的流动应该比较高吧。”
“比以前高多了,但是现在的总经理不care。”
“德弗勒现在的总经理是谁?”
“Stephanie。你还记得吗?咱们在新加坡培训的时候,她是负责欧洲几个车厂ECM项目的经理,打过几次照面的。”【译:ECM是引擎控制模块】
“隐约记得这个人。你这次参加活动,感觉Stephanie这个人怎么样?”
“我感觉,她的特点是话特别多,但信息量并不大。”
“哈哈哈……跟老卑比还是有差距吧。”
“连母私下给我说,老员工都觉得她比老卑差远了。但是总部喜欢她啊,中国车市这么火爆,她的业绩跟着亮眼。她对工人的待遇很苛刻,她也不担心工人流动大,用她的话说,我们德弗勒的系统好,中国这边工人有的是,流动大有什么关系?”
这十年,除房价外物价没有大涨,但也还是涨了一些,而工人的工资不涨,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收入还有所下降了。而德弗勒苏州的九大元老不但人人都有了车,也人人都成为经理,薪水涨得快,不管他们是苏大的还是电大的。可见这十年对外企高级职员来说是黄金十年,但对一线工人来说,是黄土十年。
“Stephanie这种思路虽然不近人情,但是却符合经济学规律。”
“符合什么规律?”
“农村有太多的富余劳动力了,你不做有人做,工人价格涨不上去的。”
“那我们招工人呢?也八百?”
方自归摇摇头,“我觉得我们对工人还是不要抠得那么紧。我们刚开始需要的工人也不多,产量也不大,他们又不会有什么加班。”
两人商量和决定了一些关于生产上的事情,接着聊方自归刚在瑞士参加的吻合器国际学术研讨会,聊一些关于销售的事情。
方自归说:“我有一个好消息,一个坏消息。你要先听哪一个?”
母司端起杯喝了一口咖啡,“我要先听好消息。”
“好消息是,两大巨头完全没有察觉我们的出现。”
“去年我们在MEDICA整那么大动静,两大巨头都不知道?”
“可能有少数两大巨头的员工知道有ForSUN这个中国的牌子出来了,但两大巨头的管理层,肯定没把我们当回事儿。这次大会,完全是两大巨头主导,非常明显,他们对中国的那些山寨厂不屑一顾,他们还在会上拿中国的劣质产品做案例分享。他们以为,我们复行最多不过是那些乌合之众的一个罢了。”
母司端着咖啡杯微微一笑,“这就好比美军越过了三八线,牛逼哄哄地向鸭绿江边挺进,却不知道我大军,已经秘密进入朝鲜,开始迂回穿插设下埋伏了。”
方自归也笑了,“哈哈哈,没错没错!还是让他们越晚发现我们越好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请大家收藏:(www.jinjiangwx.com)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晋江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